游胶山酌窦乳泉

东山积翠碧云浮,路入春林径转幽。
古寺旁依修竹坞,清溪还向小桥流。
山僧煮茗延宾话,雊雉惊人出笼游。
岭下旧传多薯蓣,冈前古迹有金牛。
荒烟莫问萧梁宅,蔓草闲寻胶鬲邱。
月照蒙泉穿窦出,云阴万玉满庭秋。
烟霞日夕瞻佳气,风雨清川系客舟。
北海尊盈南阮座,高情且为主人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胶山酌窦乳泉》是一首七言排律,出自清代诗人侯锡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侯锡(生卒年不详),字士特,号五峰居士,福建武夷山人。他是徽宗政和年间授少府监丞,因忤宰相被罢尚书郎,回乡途中在胶山避暑后得病痊愈。他在《游胶山酌窦乳泉》中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赞美。
  1. 诗作原文
    东山积翠碧云浮,路入春林径转幽。
    古寺旁依修竹坞,清溪还向小桥流。
    山僧煮茗延宾话,雊雉惊人出笼游。
    岭下旧传多薯蓣,冈前古迹有金牛。
    荒烟莫问萧梁宅,蔓草闲寻胶鬲邱。
    月照蒙泉穿窦出,云阴万玉满庭秋。

  2. 诗意解析

  • “东山积翠碧云浮”:描绘了东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飘渺的云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路入春林径转幽”:表达了诗人行走在春天树林间小道上的幽静感受,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欣赏。
  • “古寺旁依修竹坞”:突出了古寺周围的自然环境,修竹环绕增添了一份禅意与清静。
  • “清溪还向小桥流”:通过小溪流向小桥的情景,表现了水的柔情与生活的平静。
  • “山僧煮茗延宾话”:反映了山中僧人的生活情趣和与客人交流的场景,体现了和谐的社会氛围。
  • “雊雉惊人出笼游”:描述了野鸡从笼子里飞出的情景,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岭下旧传多薯蓣,冈前古迹有金牛”:提到了岭下的红薯和冈前的金牛遗迹,反映了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
  • “月照蒙泉穿窦出,云阴万玉满庭秋”:通过月光照射泉水穿过洞穴的景象,以及云影覆盖庭院的美景,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

《游胶山酌窦乳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七言排律,更是一部蕴含着深邃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和自然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