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派听松庐,南山并寿;
豪情剪淞阁,北海开尊。
贺潘飞声寿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潘飞声寿联》是金武祥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对潘飞声六十大寿的祝福与敬意。下面将围绕该诗歌进行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金武祥,又名则仁,字溎生,号听松庐主人,晚清民初著名诗人和书法家,生于清末民初,祖籍金一士。他曾在广东候补,得署赤溪直隶厅同知,五十岁后因丁忧归里,从事文献收藏与整理。
- 金武祥著有《芙蓉江上草堂诗稿》及《江阴丛书》、《粟香室丛书》等多种著作。
- 诗歌原文:
- 诗派听松庐,南山并寿;豪情剪淞阁,北海开尊。
- 诗歌鉴赏:
- 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潘飞声祝寿的喜悦之情。通过对“听松庐”“南山”和“北海”的描绘,以及“豪情”的表达,诗人不仅传达了对潘飞声六十大寿的祝贺,而且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作品影响:
- 《贺潘飞声寿联》不仅是金武祥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末近现代初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文献。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使得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
- 创作背景:
- 《贺潘飞声寿联》的创作背景与金武祥的个人经历紧密相关,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作为一位有着丰富政治和学术经历的文人,金武祥的诗歌创作也体现了他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 文化意义: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寿联是一种表达祝福和祝愿的文学形式。通过对《贺潘飞声寿联》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清末近现代初的文化氛围,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贺潘飞声寿联》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喜爱,更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重要参考文本。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