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筱山联

封翁有命代雄心,不能横刀杀贼,部江东子弟以从,他年史氏搜闻,风义但高游侠传;
此地多名流盛事,亦曾倒屐迎宾,与邗上寓贤相埒,今日酒徒散尽,凄凉欲广绝交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陈筱山联》是范当世创作的一副对联。下面将详细探讨这副作品:

  1. 作者背景
  • 范当世,一名初名铸,字无错,后改字肯堂的江苏南通人,光绪间曾为李鸿章幕僚,古文师从张裕钊,兼学苏轼、黄庭坚之诗。
  1. 对联原文
  • 封翁有命代雄心:表示有壮志未酬之感,未能实现抱负。
  • 不能横刀杀贼: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情绪,无法挥剑报国。
  • 部江东子弟以从:指部下忠诚的江东子弟跟随自己作战,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
  • 他年史氏搜闻:暗示未来会有历史人物记载此事,显示他的事迹会被后人铭记。
  • 风义但高游侠传:虽然未能实现大业,但其高尚的义气和行为足以流传后世,成为游侠故事的一部分。
  • 此地多名流盛事:这里曾是许多名人盛事发生的场所,如今酒徒散尽,令人感到凄凉。
  • 欲广绝交书:表达了想要结交更多朋友的愿望,尽管目前无人可交。
  1. 文学价值
  • 情感表达:这副对联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修辞手法:采用了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 历史与现实: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

《挽陈筱山联》不仅仅是一副对联,更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