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樱花,繁而不实,倾国倾城。
恁宜笑宜颦,盈盈晚翠,如烟如梦,冉冉春青。
妒煞鹦哥,误它凤子,照影前池澹不胜。
芳菲节,倩碧云捧出,天外飞琼。
多情更惜残英。
只点上、苍苔辨未曾。
算何必成阴,总然葱茜,忍教结子,如此娉婷。
浅晕乡愁,浓分海色,回首东风第几町。
花知否,念荷衣惭绿,似我飘零。
沁园春 绿樱花第三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你提到的“沁园春 绿樱花第三咏”是况周颐所作的一首词。此诗的创作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从创作背景来看,《沁园春·绿樱花第三咏》创作于清朝时期,作者况周颐(1859–1926)。这首词通过描绘日本樱花的美丽与飘零,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情感投入。在日本文化中,樱花不仅仅是春天的象征,还代表着美丽和短暂的生命,这一主题在况周颐的笔下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从内容上看,词中描述了樱花的繁盛与凋零,以及它们所带来的视觉与心灵上的震撼。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况周颐将樱花的柔美与生命的短暂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与哲思。特别是“妒煞鹦哥,误它凤子,倩碧云捧出,天外飞琼”等句子,不仅形象地刻画了樱花的迷人姿态,也隐喻了人生中的美好与无常。
从艺术特色方面讲,况周颐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语言富有韵律感和画面感。此外,他的词作往往蕴含深厚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的艺术表现方式,使《沁园春·绿樱花第三咏》成为了一个跨越时代、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作品。
《沁园春·绿樱花第三咏》不仅是况周颐个人情感与审美追求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展现了况周颐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理解传统文化和自然美的窗口。对于喜爱文学、热爱自然的人来说,这首词无疑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