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春潮

春来春去,潮生潮落,年年岁岁相同。
鹿耳雨晴,鲲身月上,几番变化鱼龙。
海国霸图空,剩蘋洲铺练,桃涨翻红。
吞吐江山,军声十万势犹雄。
群飞乱拍苍穹,愿杨枝入手,咒使朝东。
弱水易沉,蓬山难近,骑鲸枉候天风。
万感倚楼中,恨浪淘不到,块垒愁胸。
判作随波鸥鹭,身世托渔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海潮·春潮》是清朝林朝崧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春潮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壮丽与人生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望海潮·春潮》,林朝崧作于光绪十四年,内容如下:“春来春去,潮生潮落,年年岁岁相同。 鹿耳雨晴,鲲身月上,几番变化鱼龙。 海国霸图空,剩蘋洲铺练,桃涨翻红。 吞吐江山,军声十万势犹雄。 群飞乱拍苍穹,愿杨枝入手,咒使朝东。 弱水易沉,蓬山难近,骑鲸枉候天风。 万感倚楼中,恨浪淘不到,块垒愁胸。 判作随波鸥鹭,身世托渔篷。”

  2. 作者简介:林朝崧,字俊堂,号痴仙,台中市雾峰区人。他曾入邑庠,后避乱泉州,返台后与赖绍尧等人组织栎社,并著有《无闷草堂诗存》。

  3. 作品鉴赏

  • 自然景观描绘:林朝崧通过对春潮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和生机。他用“春来春去”,“潮生潮落”,表达了时间的循环和自然的永恒,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社会历史感悟:通过对“海国霸图空”的描述,林朝崧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这种对过去辉煌与现状衰微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注。
  • 个人情感抒发:词中还透露出作者的个人情感。如“万感倚楼中”表达了他在面对自然和社会时所感受到的情感波澜;“弱水易沉,蓬山难近,骑鲸枉候天风”则体现了他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和挫败感。

《望海潮·春潮》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是一部融合了艺术美、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词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