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杂咏三首 其三

楼船诸将日蹉跎,传战仍闻禁旅多。
濒海未收苍兕甲,远人偏进《白狼歌》。
谁教解缚归雍闿,莫更持书说赵佗。
欲借片鸿聊问讯,家园杞菊近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蓟门杂咏三首其三》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由元朝诗人徐孜创作,表达了对边境战事的关注和士兵的同情。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徐孜,元代诗人,其作品以边塞题材为主,展现了当时的边防状况。
  1. 诗歌原文
  • 大大水,声复声,潇潇雨,不肯晴。
  • 洪流巨浪涨天地,黑气昼蚀金乌精。
  • 家家屋漏床上湿,苔昏古础流泉汁。
  1. 诗歌内容
  • “大大水,声复声,潇潇雨,不肯晴。”描绘了连绵不绝的大雨,使得整个景象显得更加凄凉。
  • “洪流巨浪涨天地,黑气昼蚀金乌精。”进一步描述了洪水的巨大力量,以及它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 “家家屋漏床上湿,苔昏古础流泉汁。”反映出连年不断的洪水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困扰。
  1. 诗歌主题
  •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元代边塞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和战争频繁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
  1. 艺术特色
  • 徐孜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详细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蓟门杂咏三首其三》不仅是徐孜作为一位边塞诗人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元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还能深刻体会到诗人对于战争与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