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诸将日蹉跎,传战仍闻禁旅多。
濒海未收苍兕甲,远人偏进《白狼歌》。
谁教解缚归雍闿,莫更持书说赵佗。
欲借片鸿聊问讯,家园杞菊近如何?
诗中描绘了楼船诸将日复一日地蹉跎,而战场上仍传来禁旅多的消息。诗人还提及了沿海地区没有收复苍兕甲,以及远方之人偏进《白狼歌》,表达了对战争和边患的关注。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解甲归田的向往,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概况:周茂源,字仲升,号南野,清代诗人。他的作品以描写边关风光和边塞战事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其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诗句解析:
- “楼船诸将日蹉跎,传战仍闻禁旅多。”描述了楼船上的将军们每日无所事事,而战争的消息却不断传来。这里的“传战”指的是战争消息的传播,而“禁旅多”则意味着军队人数较多,可能是在强调战争的压力。
- “濒海未收苍兕甲,远人偏进《白狼歌》。”这里的“濒海”指的是沿海地区,“苍兕甲”可能是指战争中缴获的铠甲等物资,“《白狼歌》”则是一种歌曲,可能是当地少数民族的歌曲。这句话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认为沿海地区的物资没有被充分利用,反而被用于战争。
- “谁教解缚归雍闿,莫更持书说赵佗。”这里的“解缚”可能是指解除束缚或释放,“雍闿”和“赵佗”都是历史上的人物,前者是南越国的开国功臣,后者则是南越国的国王。这句话可能是在批评那些主张和平的人,认为他们不理解战争的残酷,只会空谈和平。
- 关键词注释:
- “楼船诸将”:指在楼船上指挥战事的将领们。
- “传战”:指战争的传闻或信息的传播。
- “禁旅”:古代指皇帝直属的军队。
- “濒海”:靠近海边的地方。
- “苍兕甲”:指战争中缴获的铠甲等物资。
- “白狼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歌曲或乐曲。
- “雍闿”:南越国的一位重要人物,曾被封为南越王。
- “赵佗”:南越国的国王,后成为汉朝的一位诸侯王。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战争的景象和对战争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的“楼船诸将”和“传战”暗示了战争的频繁和紧张氛围,而“濒海未收苍兕甲”则表达了对战争资源的浪费和忽视。“谁教解缚归雍闿,莫更持书说赵佗”则表达了对和平主张的批评,认为这些主张者缺乏对战争残酷性的了解。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和对和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和思考。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战争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