䱐溪浮水清且涟,䱐溪水与吴淞连。
吴淞片帆挂云树,直到䱐溪屋边住。
君家在溪侧,我家在江边。
溪光江色两潇洒,往往相思乘钓船。
自从我卜城东宅,送君翻作朱方客。
君去几开溪畔花,君归还卧溪边石。
我来访君溪上行,溪水迎人如有情。
门前问字多俊英,堂上论文皆老成。
高斋学士定谁属,被褐先生方自名。
只今五十斗未白,闭户著书声籍籍。
生徒自重沈云祯,时俗那知王彦伯。
愧我与子称莫逆,濩落相看感今昔。
空怜早岁误儒冠,徒尔穷年抱遗册。
君不见鱄䱐门外水绕村,田居蚕室好称尊。
与君一咏《沧浪曲》,世事悠悠何足论!
䱐溪吟赠归愚子
介绍
《䱐溪吟赠归愚子》是周永铨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䱐溪吟赠归愚子》是清代诗人周永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与祝福。
诗的首句“䱐溪浮水清且涟”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景象中。“䱐溪水”即吴淞江,在此处泛指吴淞地区清澈的水流,而“浮水”则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轻盈与流动。这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吴淞地区的自然风貌,为全诗奠定了宁静、清新的基调。紧接着,诗人以“连”字点明了䱐溪与吴淞江的紧密相连关系,进一步渲染了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色,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和谐而富有韵律感。
“吴淞片帆挂云树,直到䱐溪屋边住”两句,描绘了一幅渔舟唱晚的画面。诗人用“片帆”来形容吴淞江上渔船的点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挂云树”则形容船只停靠在岸边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增添了几分诗意。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夜晚,与诗人一同欣赏着吴淞江畔的自然美景。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对“溪光江色两潇洒,往往相思乘钓船”两句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迷人之处。这里的“潇洒”一词,既形容了江水的波光粼粼,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乘钓船”则形象地描绘了江南人喜爱垂钓的生活情趣,以及那份闲适与自在。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自从我卜城东宅,送君翻作朱方客”两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人将自己选择在城东居住的决定归因于与友人的深厚友情,而朋友的离去又让他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生活规划,去往远方。这种情感的转变不仅体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两句“君去几开溪畔花,君归还卧溪边石”,则是对友情的再次升华。诗人想象着朋友离开后,那些陪伴在他身边的花朵会逐渐凋零;而他回到故乡后,又会重新回到那溪边的石头上,继续他的隐居生活。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也寄寓了对未来重逢的期望与期盼。
《䱐溪吟赠归愚子》是一首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价值的诗作。它不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