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挂在闲庭院,下湘帘、写入花枝零乱。
悄拂茜罗裙,映碧波都满。
月里纤纤亲手揭,便一线纹销茵毯。
重掩,纵春人不隔,也愁凄黯。
刚把犀钩半上,只依他、绣榻铺成清簟。
额上片云来,蓦丝丝都暗。
才报内层红烛过,又几桁玉阶还见。
齐卷,怕房栊朱翠,画成消减。
真珠帘 帘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真珠帘·帘影》是清代文学家周祖同的作品。周祖同的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远的意境著称于后世,不仅体现了古典诗词的美学特征,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下面将具体展开对这首诗的赏析:
作者背景:周祖同,字石君,晚号白岩道人。他生活在清代中叶,是一位颇具才情的文学家。周祖同的生平与作品风格均体现了清初文人的典型特质,即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追求艺术的革新。他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而《真珠帘·帘影》就是其中之一。
诗作原文:斜阳挂在闲庭院,下湘帘、写入花枝零乱。悄拂茜罗裙,映碧波都满。月里纤纤亲手揭,便一线纹销茵毯。重掩,纵春人不隔,也愁凄黯。刚把犀钩半上,只依他、绣榻铺成清簟。额上片云来,蓦丝丝都暗。才报内层红烛过,又几桁玉阶还见。
诗歌赏析:《真珠帘·帘影》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斜阳透过湘帘,洒在盛开的花枝上,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幽静的氛围。诗中的“月里纤纤”形象地勾勒出女子温柔的形象,她的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优雅而动人。然而,这样的美好场景却无法掩盖诗人内心的忧伤,这种忧伤源自于对美好事物的无法企及或难以拥有。诗的最后一句“才报内层红烛过,又几桁玉阶还见”,更是深化了这种忧伤,暗示着诗人只能在梦境或想象中寻找慰藉,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他感到深深的无奈与哀伤。
《真珠帘·帘影》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和心灵的对话。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清代文学特别是女性题材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