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叹五首 其一

戊子春徂夏,时若雨旸风。
种苗行方遍,铺田渐芃芃。
农夫顾之喜,谓今岁其丰。
如何欻遘患,霪雨无终穷。
西吴百万亩,化作鼋鼍宫。
灾殃其数然,讵敢怨苍穹。
所嗟民无食,何以及岁终。
作诗维告哀,声比寒号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水叹五首 其一》是清代诗人沈树本创作的一首长诗,描述了作者在戊子春徂夏时节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灾难的关注与同情,也体现了他在艰难时期对人民的深深关怀。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大水叹五首 其一》写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熙大水”期间。这场水灾波及了西吴地区广大区域,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灾害。
  • 诗中通过描述农民们的喜悦和随后突如其来的洪水,反映了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冲击和苦难。
  1. 内容解析
  • 第一句“戊子春徂夏,时若雨旸风”,描写了春天到夏天的时间流转,同时暗示了气候异常,可能为水患埋下伏笔。
  • “种苗行方遍,铺田渐芃芃”,描绘了农田被淹没的情景,农作物被洪水冲走,田野变得荒芜。
  • “农夫顾之喜,谓今岁其丰。”反映了农民对于即将到来的丰收的期待,这种乐观态度与接下来发生的悲剧形成了鲜明对比。
  • “如何欻遘患,霪雨无终穷。”突然而至的暴雨使得庄稼无法生长,连续阴雨导致田地变成了池塘或沼泽。
  • “西吴百万亩,化作鼋鼍宫。”形象地描述了西吴地区的大片农田被洪水摧毁,如同神话中的宫殿变成水中的怪兽栖息之所。
  • “灾殃其数然,讵敢怨苍穹。”表达了农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和顺从,他们不敢抱怨苍天。
  1. 主题思想
  •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和对农民困境的刻画,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评。

《大水叹五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灾害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深刻社会批判的作品。它让我们了解到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