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题红绿梅

江南江北,水边月下、一样横斜疏影。
昨宵花底独寻诗,又惊得、霜禽梦醒。
香生绛雪,寒生翠袖,绝似罗浮仙境。
折枝欲寄垄头云,应不怕、东风吹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鹊桥仙·题红绿梅》是清代诗人沈善宝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赏。《鹊桥仙·题红绿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还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词作开篇即“江南江北,水边月下,一样横斜疏影”,这四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夜晚景象,月亮下的江南与北方,水面上的倒影,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对比的画面。这种对比不仅是地理位置的,也是情感和心境的体现。词人通过对梅花在水边月下生长的描述,展现了梅花坚韧不拔、高洁傲岸的特性,这是对梅花的一种赞美和颂扬。

词人以“昨宵花底独寻诗”为引子,引出了自己深夜寻觅诗歌的情景。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词人在文学上的追求和执着,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种孤独感可能源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或是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通过这一行为,词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脱。

最后两句“又惊得、霜禽梦醒”,则将读者的视角从词人的内心世界转向外部世界。这里的“霜禽”可能是指秋夜中的寒鸦或其它鸟类,它们常常被古人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或人生的无常。词人的“梦醒”则表达了他对这种变化的感受,可能是喜悦也可能是悲伤,但都透露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

《鹊桥仙·题红绿梅》不仅仅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词,它还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