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观鲁三首 其三

驾言涉溱洧,春女厉哀音。
丝竹满清夜,欢娱非我心。
十年泛海上,寂寞托瑶琴。
岂伊和者寡,大雅自兹沈。
弃置亦云已,吾生终自任。
孤鸣迷众耳,感激尚怀音。
云中有黄鹄,矫首愿栖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观鲁三首·其三”是清代文学家汪中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汪中(1730-1816),字容甫,号悔斋,安徽歙县人,清代诗人、学者,与黄宗羲并称“南学”两大代表人物。
  • 汪中的诗作多关注自然景观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其作品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传统道德的坚守。
  1. 诗歌原文
    驾言涉溱洧,春女厉哀音。丝竹满清夜,欢娱非我心。十年泛海上,寂寞托瑶琴。岂伊和者寡,大雅自兹沈。弃置亦云已,吾生终自任。孤鸣迷众耳,感激尚怀音。云中有黄鹄,矫首愿栖寻。

  2. 诗歌鉴赏

  • 《答观鲁三首·其三》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守。
  • 全诗通过对春日夜晚的细腻描写和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崇。
  1. 创作背景
  •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经历了某些挫折或思考后所作,反映了他对于人生、自然以及文化传统的深刻感悟。
  • 在清代文人墨客中,汪中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推崇,此诗作为其中之一,也体现了其文学成就。

汪中的《答观鲁三首·其三》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是汪中个人情感与思想的反映,也是清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