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言涉溱洧,春女厉哀音。
丝竹满清夜,欢娱非我心。
十年泛海上,寂寞托瑶琴。
岂伊和者寡,大雅自兹沈。
弃置亦云已,吾生终自任。
孤鸣迷众耳,感激尚怀音。
云中有黄鹄,矫首愿栖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驾言涉溱洧,春女厉哀音。
    驾车涉水至溱、洧两河,春日少女发出哀伤的声音。

注释:溱和洧都是古代的河流,春天时,人们会沿着这些河流举行婚礼或者节庆活动。诗中的“春女”指的是参与这些活动的新娘们。她们在河边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可能因为羞涩或者快乐而变得哀婉。

  1. 丝竹满清夜,欢娱非我心。
    夜晚的丝竹音乐充满整个清冷的夜空,欢乐并非我的心声。

注释:这里的“丝竹”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组合,主要由琴、瑟等弦乐器组成。“清夜”则是指深夜。“欢娱非我心”表示尽管周围环境充满了欢乐,但诗人并不感到真正的快乐,他的内心并没有被这种外在的欢乐所感染。

  1. 十年泛海上,寂寞托瑶琴。
    我独自在海上漂泊了十年,寂寞地弹奏着瑶琴。

注释:这里提到的“十年泛海上”指的是长期的旅行,可能在追求某种理想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寂寞托瑶琴”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寄托的心情。瑶琴是一种珍贵的乐器,常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才情和情感。

  1. 岂伊和者寡,大雅自兹沈。
    难道只有少数人能理解我的高深之音吗?高雅之艺从此沉没。

注释:在这里,“和者寡”意味着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或赞同作者的志向和思想。“大雅自兹沈”则是指高雅的艺术和文化因此而失去了其价值和影响力。

  1. 弃置亦云已,吾生终自任。
    放弃世俗的束缚也就算了,我的人生最终将由我自己来决定。

注释:“弃置”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放下身外之物,包括名利、地位等。“吾生终自任”则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的生命应该由自己主宰。

  1. 孤鸣迷众耳,感激尚怀音。
    我独自发出的声音迷失在众人的耳朵里,但我仍然感激并怀念它的声音。

注释:诗人在这里用“孤鸣”来比喻自己的独特声音。即使这种声音不被大众所接受,但他仍然珍视这种独特性。

  1. 云中有黄鹄,矫首愿栖寻。
    云中有只黄鹄,它抬头仰望,希望能找到一个栖息的地方。

注释:黄鹄是一种常见的鸟类,象征着自由和高远的理想。诗中的“矫首”意味着昂首向上,表现出黄鹄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对于人生、艺术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外界的冷漠关系,表达了对个人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