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也毁齿不见父,父友平生心所识。
相从夙夕上君堂,风雨城南路不隔。
短衣曳地学周旋,历历门庭记行迹。
春风移酒到林亭,高阁灯红露气清。
负剑殷勤席末坐,相呼犹道乳儿名。
永夕欢娱苦不足,高歌屡舞更相属。
卷帘凉月下庭柯,丝管惊心悲夜促。
满堂脉脉醉更衣,我倦蒙头就怀宿。
一朝失怙可怜人,骨肉生分各自全。
不教富贵致身早,忍使艰难累老亲。
亲交一饭动徵色,长揖出门心断绝。
山泽天寒草实尽,冰霜岁晚葛衣裂。
十八年中万死身,今日生成转呜咽。
世事消磨气渐平,风尘苦受俗人轻。
一剑防身报知己,十年落魄未成名。
岂有千金重然诺,强将怀抱向人倾。
草树沈沈宿烟霁,奉手重过旧游地。
一时宾从尽依然,回首疑逢梦中事。
欢游不见生我人,厚地高天永相弃。
【注释】
呈秦丈西岩:写给西岩的友人。秦丈,即秦少游,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诗人、文学家。
父友平生心所识:指父亲生前的朋友,也就是我与秦氏的交情。
夙夕上君堂:早晚都到您家中去。夙夕,早晨晚上;君堂,指秦少游家的大厅。这里表示作者对朋友深厚的友情。
风雨城南路不隔:在风雨里行走在城南路上,也没有间隔。风雨,指恶劣天气,形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作者和秦少游一样处境艰难。
短衣曳地学周旋:穿着短衣服,模仿走路的样子,表示自己像小孩子一样天真可爱。曳,拖;周旋,走路的样子。
历历门庭记行迹:记忆着家门庭院中的行迹,即记忆中的点点滴滴。
春风移酒到林亭,高阁灯红露气清:春天的时候,把美酒送到了林间的亭子里,高高的楼上灯火通明,露水晶莹剔透。
负剑殷勤席末坐,相呼犹道乳儿名:拿着剑殷勤地坐到了席子的末尾,还叫着孩子的小名。
永夕欢娱苦不足:整夜欢庆娱乐,但是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满足不了心中的渴望。
卷帘凉月下庭柯,丝管惊心悲夜促:卷起窗帘,看到月光照耀下的庭院树木,听到音乐声使人心神不安,感到夜晚的时间过得太快了。
满堂脉脉醉更衣,我倦蒙头就怀宿:满屋子的人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我也喝得醉醺醺的,脱掉衣服上床睡觉。
一朝失怙可怜人:一旦失去了父母的庇护是多么令人同情啊!怙,庇护,指父母。
骨肉生分各自全:亲人之间因为政治原因被迫分开,各奔前程。
长揖出门心断绝:挥手告别后,心里就感到十分悲痛,无法再联系。
山泽天寒草实尽:山上的野菜因为天气寒冷而枯萎了。
冰霜岁晚葛衣裂:寒冬腊月,葛布衣被也裂开了。
十八年中万死身:经历了长达十八年的艰苦岁月。
转呜咽:心情非常悲伤。
世事消磨气渐平,风尘苦受俗人轻:随着年岁的增长,世事变迁消磨了心中原有的激情,经受不住世俗之人的轻薄。
一剑防身报知己:用一把剑来保护自己,报答那些知己好友的帮助。
十年落魄未成名:度过了漫长的十年落魄之期,但一直没有得到什么成就。
岂有千金重然诺,强将怀抱向人倾:难道有谁会看重金钱而违背诺言吗?还是愿意把自己的真心诚意献给别人。
草树沈沈宿烟霁:草木萧萧,夜色沉沉,残阳已过尽。
奉手重过旧游地:再次来到曾经游玩的地方。
一时宾从尽依然:一时间,所有的宾客都已离去。
回首疑逢梦中事:回头望去,似乎回到了梦寐之中。
欢游不见生我人:欢乐的游戏再也没有见过生养我的那个人,这里指的是秦少游。
厚地高天永相弃:大地和天空永远地抛弃了我。
【赏析】
此篇为《寄秦少游》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联写对友人的思念。“中也毁齿不见父”,是说自己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父友平生心所识”则表明与友人的关系非同一般。这两句既点明了题意,又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颔联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作者与友人朝夕相处的亲密关系。“相从夙夕上君堂”,表现出作者与友人之间密切的关系,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就像在君王面前一样亲密无间。“风雨城南路不隔”,则形象地描绘出了他们一起走过的路,风雨交加的城南路上,他们的足迹始终相连。这两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作者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颈联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状况,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短衣曳地学周旋”,表现了作者生活的艰辛,为了生计不得不穿得破破烂烂,只能模仿小孩子的模样。“历历门庭记行迹”,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每一处都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既体现了作者生活的艰辛,也展现了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尾联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生命的哀叹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永夕欢娱苦不足”,表达了作者整日都在欢庆和悲伤中度过,但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高歌屡舞更相属”,则表现了作者在欢乐的时刻也会情不自禁地唱歌跳舞,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以“卷帘凉月下庭柯,丝管惊心悲夜促”收尾,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深夜月色下的庭院景象,让人不禁联想到作者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整篇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情色彩,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整篇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