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 纪梦

伊谁艳也,看袖拂霓裳,广寒清冷。
柔情绰态,却许罗襟相并。
行过玉勾仙井。
更翩若、惊鸿难定。
卫家姊妹天人,不数昭阳双影。
溜出歌声圆润。
听落叶回风,十分幽俊。
最堪怜处,唱彻柳昏花暝。
惊醒乌衣梦稳。
真难觅、天台芳信。
魂消洛水巫山,独抱枕儿斜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双燕·纪梦》是清代诗人汪懋麟的一首词作,描绘了梦境中的两个女子在琼花观前踏歌的场景,她们唱着史邦卿的《双双燕》词,字如贯珠,婉转嘹亮。下面将详细介绍《双双燕·纪梦》:

  1. 作者背景
  • 汪懋麟:清代诗人,其生平与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创作时期:作品《双双燕·纪梦》的创作时间不详,据序言推断,应为己酉夏夜所作。
  1. 诗歌原文
  • 伊谁艳也,看袖拂霓裳,广寒清冷。柔情绰态,却许罗襟相并。行过玉勾仙井。更翩若、惊鸿难定。卫家姊妹天人,不数昭阳双影。溜出歌声圆润。听落叶回风,十分幽俊。
  1.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双双燕·纪梦》通过梦境中两位女子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氛围。
  • 艺术手法:运用了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词既富有诗意又具有画面感。
  • 情感表达:通过对梦中女子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 文化价值
  • 词的发展:作为一首近现代词作,它体现了词在近代的发展脉络和审美倾向。
  • 文学地位:《双双燕·纪梦》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艺,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清代文人生活状态和审美趣味的重要材料。
  1. 词作影响
  • 读者反响:此词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引发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共鸣。
  • 后世传颂: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被后人传颂不衰。

《双双燕·纪梦》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