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赠蒋鹿潭

空怜归去好。
听千山啼鹃,泪痕多少。
注酒瓶空,算袖中还剩,散花新稿。
逝水年华,判断送、斜阳芳草。
憔悴谁知,红豆愁抛,玉龙悲啸。
谁劝春明频到。
更气压云虹,意轻风鸟。
典却貂裘,堕苍茫尘海,芰衣秋老。
爱作词人,待绣出、餐霞幽抱。
还怕黄粱邀梦,炊香未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姝媚·赠蒋鹿潭》是清朝杜文澜的作品。《三姝媚·赠蒋鹿潭》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离别时的哀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杜文澜,清朝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杜文澜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词创作上,他还涉猎其他文体,如散文、骈文等,展现了其全面而深入的文学修养。
  1. 作品原文
  • 空怜归去好。听千山啼鹃,泪痕多少。注酒瓶空,算袖中还剩,散花新稿。逝水年华,判断送、斜阳芳草。憔悴谁知,红豆相思知已了。
  •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空怜归去好”暗喻着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不舍;“逝水年华”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1. 作品赏析
  • 《三姝媚·赠蒋鹿潭》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杜文澜深邃的艺术造诣。其词风婉约,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古代词坛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 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词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哀婉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1. 作品背景
  • 《三姝媚·赠蒋鹿潭》的创作背景是在清代乾隆年间,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普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崇尚文学艺术的创作。
  • 杜文澜作为当时的一位著名诗人,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因此,研究《三姝媚·赠蒋鹿潭》不仅有助于了解杜文澜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还有助于深入理解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貌。
  1. 作品影响
  • 《三姝媚·赠蒋鹿潭》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艺作品中,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 词作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切,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该词的学习和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及其艺术特色。

《三姝媚·赠蒋鹿潭》不仅是杜文澜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还能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