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散原丈

东野高寒未是穷,斜川况有老坡风。
卅年负谤关人望,万口言诗掩此翁。
入夜星辰应绕座,平居节义自称雄。
多情谁及青溪水,长照樽前菊与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散原丈》是清末至现当代李宣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不仅展现了李宣龚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和特点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李宣龚(1876年-1953年),字拔可,号观槿,晚号墨巢。福建闽县人。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藏书家,对清代诗文有深厚的研究,并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如翁方纲、林旭等人的诗集稿本。
  • 政治生涯:清光绪甲午(1894年)时,李宣龚中举人,官至江苏候补知府。民国建立后,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职多年,曾任经理和发行所所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收藏和研究清代及民初的诗歌作品。
  1. 诗句内容解读
  • 首句分析:“东野高寒未是穷,斜川况有老坡风。” 这句诗通过描绘地理位置的东野和斜川,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既高远又充满诗意,同时也借用了苏轼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豪放和不羁。
  • 次句阐述:“卅年负谤关人望,万口言诗掩此翁。” 此句表明了诗人三十年来因言论而受到诽谤,尽管被众人推崇为“诗坛巨擘”,却依然孤独地承受着外界的误解和批评。
  • 第三句论述:“入夜星辰应绕座,平居节义自称雄。” 这句诗通过夜晚星辰的陪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信,即使在面对争议和误解时也能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
  • 最后一句表达:“多情谁及青溪水,长照樽前菊与枫。” 诗人以青溪水的恒久不变,比喻自己虽历经沧桑,但始终保持初心,菊花和枫叶的坚韧不屈象征着他的节义精神,即使岁月变迁,这种精神仍能长存于世。
  1. 历史背景探讨
  • 时代背景:清末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变革与动荡,社会风气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社会影响:李宣龚的诗歌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作品也成为了后来学者研究的重要资料。他的藏书和收藏活动,更是体现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1. 艺术风格分析
  • 语言特色:李宣龚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在简洁的文字中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 结构布局:这首诗的结构紧凑,起承转合分明,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境遇巧妙地展现出来。
  1. 文化价值评价
  • 传承意义:李宣龚的作品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传统诗歌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教育启示:通过对李宣龚诗歌的学习,可以启发人们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探索和热爱。

《赠散原丈》不仅是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进行了记录,更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作品,展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