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牵世纲,衰谢仍漂摇。
往迷泥涂步,今回尘外镳。
遣此殷忧况,□值芳春朝。
灵区贡隈隩,净域栖寂漻。
飞轩面空翠,丹壁摩青霄。
肃肃山翟飞,趯趯鼯鼠跳。
塔铃语真呗,松雪洒惊飙。
万化无端倪,无生自逍遥。
委形诚斯须,挥手谢松乔。
天城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城寺》是清代诗人李锴创作的一首诗,而非文学作品。该作品在文学艺术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以下是对《天城寺》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李锴(1686—1755),字铁君,奉天铁岭人,清代诗人、学者。他不仅擅长诗歌,还精于书法,著有《睫剿集》《睫剿后集》《含中集》《原易》《春秋通义》《尚史》《南史稿》等文学作品。
作品主题:李锴在《天城寺》中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通过对天城寺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这种思想与道家的无为哲学相契合,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艺术特色:李锴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在《天城寺》中,诗人通过对天城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升华。
《天城寺》虽然不是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但它作为李锴诗歌创作的一部分,仍然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不仅反映了李锴个人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