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五首 其四

正扶病、疏衾偎冷。
绿净房栊,湿云催暝。
雨滴空阶,暗闻蛩语共秋醒。
猧儿闲趁,还猛触、煎茶鼎。
待检点银荷,怕蜡泪、前宵红剩。
最恨。
是黄昏燕子,芳讯传来无定。
湘帘咫尺,惯撩乱、一栏花影。
便玉笛、诉尽相思,只屏底、更无人听。
更莫忆瑶珰,缄札是他曾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亭怨慢是清代诗人李慈铭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秋夜雨中的凄清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无奈情绪。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李慈铭,清代著名诗人,其文学创作广泛涉猎,尤其擅长抒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在文学史上,李慈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广泛认知。

  2. 诗歌原文:正扶病、疏衾偎冷。绿净房栊,湿云催暝。雨滴空阶,暗闻蛩语共秋醒。猧儿闲趁,还猛触、煎茶鼎。待检点银荷,怕蜡泪、前宵红剩。最恨是黄昏燕子,芳讯传来无定。湘帘咫尺,惯撩乱、一栏花影。

  3. 诗歌鉴赏:李慈铭在《长亭怨慢五首其四》中通过对秋天夜晚雨景的细腻描摹,传达了深沉的孤独感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哀愁。诗中的“疏衾偎冷”与“绿净房栊”不仅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不安。此外,“雨滴空阶”和“暗闻蛩语”等意象,增添了诗句的意境之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夜之中。

《长亭怨慢五首其四》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了解李慈铭及其时代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及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