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二首 其一

酾酒峰巅,四顾苍茫,黄尘涨天。
正花门入卫,纵横部曲,蒲类驻泊,惨淡楼船。
炮火金山,阵云铁瓮,回首留都问罪年。
感今昔,想淮阳画像,尚动凌烟。
布衣梦绕刀环,奈日日从人射虎还。
笑马侯已老,偏当曳落,檀公善走,屡拥先零。
扪虱恁陵,弹筝睥睨,江左如聊孰比肩。
衔杯外,只斜阳衰草,满眼关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除夕二首》是金代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独特魅力。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金末年进士出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同时也是金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著有《遗山集》。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 诗词原文
    酾酒峰巅,四顾苍茫,黄尘涨天。正花门入卫,纵横部曲,蒲类驻泊,惨淡楼船。炮火金山,阵云铁瓮,回首留都问罪年。感今昔,想淮阳画像,尚动凌烟。 牙尔何为,唇吻之间,谁来抵巇。记免怀学语,常胶香饵,成童毁龀,屡系轻丝。拾慧难防,笑人易冷,深悔年来欠护持。金刚坏,便因风咳唾,珠玉参差。
  3. 词的鉴赏:《沁园春·除夕二首》是元好问晚年的作品,通过描绘战争场景与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此诗中,“酾酒峰巅”象征着作者站在山顶遥望战场的景象,而“四顾苍茫”,则表达了一种迷茫和忧虑的情绪。“黄尘涨天”形容战争造成的混乱,使得天地间充满尘土。“花门入卫,蒲类驻泊”描绘了军队的雄壮与战船的沉静,同时暗喻了国家的动荡不安。
  4. 艺术特色:元好问在《沁园春·除夕二首》中的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深刻的历史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历史的回顾。此外,诗中还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5. 文学影响:《沁园春·除夕二首》在文学史上的显著地位不仅体现在其艺术成就上,还在于它的社会意义。这首词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思考如何在动荡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沁园春·除夕二首》不仅是元好问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映。从历史背景到文学技巧,这首诗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成就。对于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了解元好问及其时代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