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十首 其七

甚匆匆、一年春老,海棠开遍琳宇。
广庭十亩红霞队,交倚翠帘珠户。
能几度,消受得、金尊银烛伤春句。
画栏断处。
有一树垂杨,恰当花缺,为我尽情舞。
循流水,还忆旧径行路。
香车宝马同驻。
屧痕钗影分明在,偏是落英无数。
莺燕去,只赢得、枝头犹带前年雨。
闲愁漫诉。
且再问荒园,绮窗尘网,剩有断钗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十首 其七》是南宋词人李慈铭的作品。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李慈铭: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摸鱼儿十首 其七》是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咏物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1. 作品原文
    甚匆匆、一年春老,海棠开遍琳宇。广庭十亩红霞队,交倚翠帘珠户。能几度,消受得、金尊银烛伤春句。画栏断处。有一树垂杨,恰当花缺,为我尽情舞。循流水,还忆旧径行路。香车宝马同驻。屧痕钗影分明在,偏是落英无数。

  2. 作品背景

  • 创作缘由:李慈铭在作品中通过“甚匆匆”表达了时间飞逝之感,同时用“一年春老,海棠开遍琳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营造出一种既怀旧又感伤的氛围。这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 艺术手法:李慈铭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拟人化(如“有一树垂杨,恰当花缺,为我尽情舞”)和比喻(如“香车宝马同驻”),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1. 作品鉴赏
  • 意象分析:李慈铭通过对海棠树的形象描写,传达出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易逝。这种对自然美的颂扬和对生命无常的哀叹,构成了作品的深层含义。
  • 情感表达:全词流露出作者对于逝去年华的无限怀念和深深眷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来反衬内心的复杂情感。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作为南宋词人的代表作之一,《摸鱼儿十首 其七》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为我们研究南宋时期的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艺术价值:该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词的艺术特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摸鱼儿十首 其七》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古典诗歌,同时也是了解南宋时期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