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首 其四

睡起慵教贴翠钿,日长啼鸟奈何天。
客中花落又今年。
眉语金尊新烛底,鬓香团扇小风前。
薄情赢得暂时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十首 其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词作为一种抒情诗歌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苏轼的这首《浣溪沙》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分析:

  1.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被尊为“文豪”。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派著称,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深远。苏轼的词作在当时就广受赞誉,影响后世甚远。

  2. 创作背景:《浣溪沙十首 其四》的创作时间是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冬天。此时苏轼正在黄州任职,与友人徐君猷有较多的互动。徐君猷来访时,他们一起品尝美酒,共度良宵,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苏轼在友人离去后,又独自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直到第二天晨光初现才起身。这种孤独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成为他笔下情感流露的源泉。

  3.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半夜银山上积苏”
  • 译文:半夜时分,银山之上积雪堆积如苏武被囚禁时之情景。
  • 原文:“不知云叶暗随车”
  • 译文:不知那云彩和树叶已随着马车一同移动。
  • 原文:“临皋烟景世间无”
  • 译文:站在皋亭山上眺望,四周景色宛如人间仙境一般,世间再无此景。
  • 原文:“覆块青青麦未苏”
  • 译文:厚厚的积雪覆盖着青青的麦苗,它们还未能苏醒。
  • 原文:“江南云叶暗随车”
  • 译文:仿佛江南的云彩和树叶也随着马车一同移动。
  • 原文:“江天一色无纤尘”
  • 译文:江面与天空融为一体,一片清澈宁静。

苏轼的《浣溪沙·半夜银山上积苏》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更是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美丽瞬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性表达和美学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