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运生新纳小姬乞诗

曲砌生芳藓,重帘卷碎珠。
始知秋月色,不在鹊山湖。
合侍诗人研,宜悬画阁图。
生时宁记否,已解忆姑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颜运生新纳小姬乞诗》是清代诗人李宪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在了解这首诗的具体内容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该时期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以及李宪乔的生平背景。

  1. 作者介绍
  • 清山东高密人,字子乔,号少鹤,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被召试举人,后官至归顺知州。
  • 李宪乔工诗文,有《少鹤诗钞》、《鹤再南飞集》等诗集。
  1. 作品原文
  • 曲砌生芳藓,重帘捲碎珠。
  • 始知秋月色,不在鹊山湖。
  • 合侍诗人研,宜悬画阁图。
  • 生时宁记否,已解忆姑苏。
  1. 作品赏析
  • 《颜运生新纳小姬乞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 李宪乔通过“曲砌生芳藓,重帘卷碎珠”这一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
  • “始知秋月色,不在鹊山湖”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意识到真正的美并非仅限于某个特定的地点,而是需要内心的感悟才能体会到的。
  • “合侍诗人研”,这句意味着诗人将与文人墨客一起研讨学问,共同提升文学修养。
  • “宜悬画阁图”,可能是指家中的书画收藏或装饰,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欣赏。
  • “生时宁记否,已解忆姑苏”中的“姑苏”通常指苏州,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情感以及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颜运生新纳小姬乞诗》不仅是一首诗,更是李宪乔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细腻的观察、深刻的领悟及对文化艺术的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能够感受到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