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任北海

故里此人在,还应深念予。
旧欢殊未毕,远丧只凭书。
云灭独吟径,风吹曾宿庐。
遗文虽不广,有妇似相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任北海》是清代诗人李宪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生平
  • 创作背景:《哭任北海》的创作背景是清代乾隆四十一年,此时李宪乔作为举人被征召入京。作为官员,他经历了离乡背井的艰辛,对故土有着深厚的情感。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自己仕途生涯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 个人经历:李宪乔,字子乔,号少鹤,清山东高密人。他工于诗文,有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除了《哭任北海》,他还著有《少鹤诗钞》、《鹤再南飞集》、《龙城集》、《宾山续集》等作品。
  1. 诗歌内容
  • 主题思想:《哭任北海》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悲痛之情。诗中“故里此人在,还应深念予”一句,直接点明了对故乡的怀念与不舍。
  • 艺术特色:该诗运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通过平仄韵律的巧妙搭配,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音韵之美。同时,诗句之间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哭任北海》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李宪乔及其时代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和读者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如现代学者张健指出,《哭任北海》不仅反映了李宪乔个人的悲欢离合,也折射出清代文人群体的共同心声。

《哭任北海》不仅是李宪乔个人的文学创作,更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故乡、亲情和人生道路的种种感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