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其一 挽五弟妇董孺人

无端几夜西风急。琼花一树轻轻折。
雨暗玉阑干。依稀翠袖单。
帘垂环佩冷。衰草迷荒径。
妆镜为谁开。彩云何日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其一·挽五弟妇董孺人》是清代诗人吕采芝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意境,成为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菩萨蛮·其一·挽五弟妇董孺人》的原文如下:
调琴乍喜知音遇。缘悭不道反成误。红粉惯飘零。伤心不独君。罗巾残泪渍。细喘随风绝。香炉阿谁烧。空悬碧玉箫。

诗中“调琴乍喜知音遇”描绘了与知音相遇时的欣喜,但随之而来的“缘悭不道反成误”表达了因缘分不足而造成的遗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愁。“红粉惯飘零”则揭示了女性在社会变迁下的命运多舛,强调了女性的悲剧色彩。

“伤心不独君”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哀的情感,不仅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悲伤,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交织关系的深刻理解。“罗巾残泪渍”与“细喘随风绝”分别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悲痛状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香炉阿谁烧”与“空悬碧玉箫”则通过香炉和玉箫的象征意义,暗示了人物对未来的无力感和空虚感,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孤独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将人物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现实面貌。

《菩萨蛮·其一·挽五弟妇董孺人》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深意的文化作品,它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时代的变迁。读者在欣赏这首古诗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