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中春望

岁岁巾车出,逢春每散襟。
雨余山翠活,云度野桥阴。
游子强云乐,思兄恐不禁。
天涯且归去,好慰倚闾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旅中春望》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作品。这首诗作于日长风暖,柳色青青之际,描写了北雁南飞,消失在远方的景色,以及洞庭湖上传来阵阵笛声,抒发了诗人的旅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贾至(715年-779年),字幼卿,洛阳人(今属河南洛阳),唐朝中期大臣、文学家。他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宰相之一,以文章知名,尤擅五言诗。其诗风清丽婉约,语言优美,善于刻画自然景物。他的一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如《早朝大明宫》中的忧国忧民之情,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 诗句原文与翻译
  • 原文
西亭春望  
日长风暖柳青青,  
北雁南飞入窅冥。  
洞庭叶暗水烟冷,  
楚客归心泪满缨。  
  • 翻译
在西亭春光中远望  
日光温暖,微风送爽,柳树翠绿一片  
群雁向南飞去,消失在视野之外  
洞庭湖畔,水面上的雾气弥漫,寒意逼人  
楚地的游子心中充满思念  
  1. 诗歌主题与艺术特点
  • 主题:《旅中春望》通过描绘日长风暖、柳色青青等春日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尤其是“北雁南飞”和“洞庭叶暗水烟冷”,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变换,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在外漂泊的孤独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微妙联系。
  • 艺术特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首句“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都写眼前景,关合诗题“春望”。这种巧妙的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全诗音律和谐,用词精炼,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风采。

《旅中春望》作为贾至的代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更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