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安桥联

陆多虎兕,水多蛟鱼,驯使无扰;
士安庠塾,农安畎亩,偕之大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多安桥联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由清末湖南慈利人吴恭亨创作。下面将详细介绍多安桥联:

  1. 作品作者:作者吴恭亨是清末的文学家,字悔晦,号岩村、晚号弹赦,他师从阎正衡,深受其古文法的影响。他的诗歌和对联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当时的人誉为“理想风格,皆绝流俗”。

  2. 历史背景:多安桥位于湖南省澧县县城东侧澹水河上,始建于清乾隆51年(1786年),经过续建,在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竣工,历时35年。这座桥见证了澧州历史上战乱频繁的变迁,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多次遭受破坏,而它则成为了连接两岸的重要交通要道。

  3. 楹联内容:楹联中的“四郊昨多垒”取自经典《礼记·曲礼上》,意味着四面都有敌军的营垒,比喻形势相当危急,此处暗喻澧州历史上的战乱。而“九澧兹安澜”则引用了“天下安澜,比屋可封”的典故,表达了天下太平的愿望和人民从此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

  4. 文化价值:作为一座石拱桥的名称来源,多安桥联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它不仅是澧州人民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于过往历史的深刻记忆和对未来的积极展望。

多安桥联不仅仅是一堵石墙或一座石桥的名字,它是澧州人民共同的记忆,是国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通过对它的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学的交融之美以及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和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