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何伯秋联

政客伟人,君都不能跻攀,死于道路何伤,论盖棺较算清清白白;
寡妻稚女,友亦难更付托,归又干戈如沸,衡结局诚为踽踽凉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何伯秋联》是一首近现代诗人吴恭亨创作的古诗,全诗表达了对政客伟人的哀悼之情和对其人生结局的惋惜。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蕴含了对人生、政治和历史深刻的反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政客伟人,君都不能跻攀,死于道路何伤,论盖棺较算清清白白;寡妻稚女,友亦难更付托,归又干戈如沸,衡结局诚为踽踽凉凉。

  2. 诗歌赏析:《挽何伯秋联》通过对比与对照的方式,揭示了政客伟人在政治舞台上的挣扎与最终的落寞。首句“政客伟人,君都不能跻攀”,表明了这些人物虽身居高位但终究无法攀登至顶峰,其生命在尘土中结束,虽有争议却终归清净。次句“死于道路何伤”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悲悯,即使死亡,他们也无愧于天地良心,因为他们生前未曾做过任何坏事。第三句“寡妻稚女,友亦难更付托”,反映了他们身后无人可以依靠的凄凉境遇。最后一句“归又干戈如沸”,描绘了他们回归后的悲惨场景,国破家亡,家人离散,生活陷入极度困境。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这一悲剧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权力与道德冲突的深刻感悟。

  3. 作者简介:吴恭亨(1845-1907)是清朝末期的一位诗人,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都处于一个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更多的社会和政治含义。作为一位文人,吴恭亨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在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兴趣和贡献。

《挽何伯秋联》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被后世所传颂。它不仅是吴恭亨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这首古诗,读者可以获得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及人性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