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南来喜欲狂,弄舟时得棹清湘。
然膏独宿牵牛洞,枕玉曾眠锦瑟傍。
未可便寻闲作伴,不须先以醉为乡。
金城驰至陈方略,要指先锋一破羌。
次韵郴江有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郴江有作》的艺术魅力
《次韵郴江有作》,这是宋代诗人释德洪的作品,它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湘江之景和作者内心的感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更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湘江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释德洪(1071—1128), 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江西宜丰人,是南宋著名的诗僧。他工书善画,著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诸多作品。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边塞诗,又有婉约的田园诗,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次韵郴江有作》,这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持节南来喜欲狂”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他对南方景色的向往和内心的激动。接着,“弄舟时得棹清湘”,则形象地描述了他在湘江上划船的情景,以及湘江水波粼粼的美丽画面。
诗句“然膏独宿牵牛洞,枕玉曾眠锦瑟傍。”中,“然膏”指牛油,“牵牛洞”即牵牛花的洞穴,而“枕玉”则暗示了一种高贵典雅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晚图景,更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诗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两句:“未可便寻闲作伴,不须先以醉为乡。”这两句话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展现了他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在喧嚣的尘世中,诗人选择了寻找心灵的寄托和宁静的归宿,而非随波逐流,沉迷于世俗之中。
《次韵郴江有作》以其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示了释德洪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