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分得东坡

东坡本奇才,天子曾见知。
多才亦多忌,流窜无馀时。
崎岖岭海间,但和渊明诗。
才奇不得发,聊复工文辞。
文辞多怒骂,益为祸所基。
当其嘻笑中,时时亦含悲。
嗟哉古今才,遇知乃见奇。
零落付春梦,徒为妇妪嗤。
因之念往事,慷慨垂涕洟。
拂衣兮归来,归卧南山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古分得东坡的文学价值

《咏古分得东坡》是一首收录于“每日诗词”网站的宋代诗歌,由清人吴绮创作。这首诗以苏轼为题,通过对苏轼生平和诗风的描述,展现了其作为宋代文学大家的独特风采。

从内容上看,《咏古分得东坡》通过描绘苏东坡的才华与命运,体现了文人在政治斗争中的生存状态和心态变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苏东坡多才多艺却屡遭忌惮、流离失所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其虽含悲愤却仍能以文会友的钦佩。这种情感表达,不仅揭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其个人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

从艺术手法上讲,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特别是通过将苏东坡比作屈原般的才子,既突出了他的文学才华,又暗示了他遭遇的政治困境。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对比手法,如将苏东坡的才华与被忌惮的命运相对照,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且引人深思。

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咏古分得东坡》作为一首反映宋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敏锐观察,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尊崇。这首诗的创作,无疑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领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一种审视历史、反思人生的方式。

《咏古分得东坡》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展现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深入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难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