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内不知庵外事,坐看来者堕锋机。
忽思良遂参麻谷,大类清平见翠微。
黄檗棒头宁有法,惠超言下便知非。
意根欲立无存处,万象同时把手归。
示禅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示禅者》是宋朝诗人释德洪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诗中“庵内不知庵外事,坐看来者堕锋机”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哲学。这反映出禅宗对于内心修为的重视,通过静坐冥想,观察外界的变化,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这种修行方式体现了禅宗强调的内在观照和自我超越的理念。其次,“忽思良遂参麻谷,大类清平见翠微”,这里的“良遂参麻谷”很可能指的是禅宗中的“参话头”,即通过对话的方式探讨佛法的奥义,寻求内心的明澈和智慧。这种对话形式强调直指人心,直接触及问题的核心,体现了禅宗对言语表达的独特理解。
“意根欲立无存处,万象同时把手归”则描绘了禅宗对万物平等看待的观念。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世间万物平等对待的态度,不论是人还是物,都被视为修行的一部分,都是帮助修行者回归内心的重要元素。这种观念打破了人们对于万物固有属性的认识,鼓励人们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一切。综上所述,《示禅者》不仅是一种文学上的享受,更深层地反映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方法,是研究宋代禅宗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