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影雕栏畔。
看庭前、垂丝袅袅,暖红将展。
淡淡晴空疏雨后,点缀春光满院。
隔花障、雏莺学啭。
绣户沉沉惊午梦,倚香衾、只觉纤腰倦。
钗坠枕,鬓云乱。
侍儿解意添香篆。
对妆台、几番顾影,一声长叹。
自是双蛾频锁翠,说甚花香人面。
只恐怕、颜随春换。
旧恨新愁抛不去,向吟窗、强把幽怀散。
风过处,虾鬓卷。
贺新郎 春闺午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 春闺午倦》鉴赏
吴尚憙,一个在清朝中期声名鹊起的词人,其作品《贺新郎·春闺午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该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描绘了春天闺房中女子午间休息时的慵懒与哀愁,以及由此引发的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诗的前半部分,以淡雅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的景象。”淡淡晴空疏雨后,点缀春光满院”,通过描述细雨过后晴空万里的景象,为整首诗歌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背景。接着,诗中的女子在闺房中午睡醒来,感受到了身体的疲倦,”倚香衾、只觉纤腰倦”,这一描写细腻而生动,将闺房中的静谧生活和女子的身体感受完美结合,展现了一种日常生活的美好与无奈。
诗的后半部则转入情感的抒发。”自是双蛾频锁翠,说甚花香人面”,表达了女性对美丽外表的依赖及其内心的空虚感;”只恐怕、颜随春换”进一步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这种从外在美到内在美的转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旧恨新愁抛不去,向吟窗、强把幽怀散”,通过对比昔日的回忆与眼前的现实,表达了一种无法释怀的情感困境。最后,”风过处,虾鬓卷”,用风吹动发丝的方式结束全篇,既呼应了开头的“淡淡晴空”,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不难发现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人文关怀。吴尚憙通过《贺新郎·春闺午倦》传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情感体验,使得这首古老的诗词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