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拱神畿,东偏连海隅。
弥漫三沽道,众水所沮洳。
长堤束两岸,岁岁劳补苴。
岂不惜金钱,用奠釜底居。
隐隐桑麻村,杳杳烟火墟。
耘锄炙炎日,妇子同劳劬。
良畴幸云茂,指顾盈篝车。
谁撄老蛟怒,浊浪横卷舒。
牵挽一线路,终夜成川涂。
签程苦留滞,过此增感歔。
徒闻走吏卒,喧集流亡夫。
屯云列畚锸,比户征薪刍。
鞭笞塞决口,虫蚁泥涂趋。
哀哉田庐没,沉痛迫肌肤。
堤完复何益,胡不缓须臾。
长官曰否否,河患无时无。
那因尔民患,罪我官守疏。
疏防幸罪脱,遑问民力痡。
过青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青县》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过青县》:
- 作者及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弘历(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他的统治时期被后人称为“乾隆盛世”,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
- 创作背景:《过青县》这首诗作于弘历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家乡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国家治理的反思。作为一国之君,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自己执政经验的总结。
- 诗歌原文与赏析
- 原文:《过青县》为五言律诗,其内容如下:“古县河干枕,青青柳向城。万民孳益庶,百室数犹盈。总藉衣食养,安能粟帛赢。怜他瞻仰切,几里步随行。” 这首诗描绘了青县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生活,展现了一个和谐安定的景象。
- 赏析:诗中的“古县河干枕”形象地描述了青县的历史背景,而“青青柳向城”则描绘了青县春天时柳树依依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万民孳益庶,百室数犹盈”反映了当时青县的繁荣景象。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的才情,也传达了他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家乡的眷恋。
- 历史意义
- 反映社会状况:通过《过青县》,可以了解到清朝乾隆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农业生产、商业活动以及人民生活等。这些内容为研究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政治寓意:作为一位皇帝的诗歌,《过青县》不仅展示了个人情感,还体现了其政治理念。例如,诗中“怜他瞻仰切,几里步随行”可能反映了皇帝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 艺术特色
- 简洁明快:该诗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每一句都精炼而有力,读来朗朗上口。
- 情景交融: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
- 文学地位
- 历史价值:《过青县》作为历史文献的一部分,对于研究清朝乾隆年间的社会风貌、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艺术影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青县》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五言律诗,更是清朝乾隆时期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以其优美的诗句、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及对自然的细腻描绘,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风雅情趣,还能从中汲取到治国理政的智慧和为民服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