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夜泊(丙辰)

百里春风满,群帆莫色横。
远山连野烧,淡月下滩声。
塔影自孤直,津头将二更。
千家尚灯火,迟我婺州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华夜泊(丙辰)》是清代文学家阮元创作的一首描写夜晚江边景色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历史及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下面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阮元:字伯元,号阮亭,清中期官员,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东南巨擘”,有“南宗郑虔”之称,他的书法与袁枚齐名,在清代文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 文学地位:阮元的诗作风格独特,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有创新意识,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阮元不仅擅长写景,还喜欢用典和象征手法,使得其作品层次丰富,寓意深远。
  1. 作品原文
    百里春风满,群帆莫色横。远山连野烧,淡月下滩声。塔影自孤直,津头将二更。千家尚灯火,迟我婺州城(是日民间千家张灯 …)。

  2. 作品赏析

  • 景物描写:诗中的“百里春风满,群帆莫色横”描绘了一幅春天江面风和日丽的景象,“群帆莫色横”则形象地表现了船只众多,水面上波浪轻拂的景象。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塔影自孤直,津头将二更”,传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静的感悟,以及对于夜色深沉时刻的沉思。
  • 社会意象:“千家尚灯火,迟我婺州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宁静,灯火阑珊处,诗人的行程受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遇见的不同风景的感慨。

《金华夜泊(丙辰)》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蕴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