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琴一曲日斜阳,庭院沉沉苔径凉。
薜荔青摇花似雨,琅玕翠脱粉如霜。
心清自得诗书味,室静时闻翰墨香。
燕子不来春事尽,鬓丝禅榻两苍茫。
小斋宴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斋宴坐》是清代那逊兰保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深入探讨此诗的内容、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作者介绍:《小斋宴坐》的作者是那逊兰保,一个颇具文学才华的人物。她不仅以创作诗歌著称,还曾著有《芸香馆遗诗》。《小斋宴坐》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其内容来看,这首诗可能是在其晚年或归隐之后所写,这从其中蕴含的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刻反思可以推断出来。
作品概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淡泊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小斋宴坐》全文如下:“青琴一曲日斜阳,庭院沉沉苔径凉。薜荔青摇花似雨,琅玕翠脱粉如霜。心清自得诗书味,室静时闻翰墨香。燕子不来春事尽,鬓丝禅榻两苍茫。”这首诗通过对四季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平静。
艺术特色:《小斋宴坐》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形式,运用了平仄、对仗等技巧,使得整首诗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和意象,如“青琴”、“日斜阳”、“薛荔”等,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中意境的感受。
文化价值:《小斋宴坐》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文化心态,从而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状况。
《小斋宴坐》作为清代那逊兰保的作品,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赢得了人们的赞美,更因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