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止渊八首 其五

逢春已觉客愁添,争奈空中又撒盐。
八口饥寒无可诉,一生贫病每相兼。
只忧屋里琴书蠹,更想山中笋蕨甜。
南客东来方几日,早于梦里觅邮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和止渊八首 其五”是明朝诗人朱昆田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逢春已觉客愁添,
    争奈空中又撒盐。
    八口饥寒无可诉,
    一生贫病每相兼。
    只忧屋里琴书蠹,
    更想山中笋蕨甜。
    南客东来方几日,
    早于梦里觅邮签
  2.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具体时间未明确指出,但可以推测是在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诗中描述了诗人在春天时感受到的孤独和忧郁,以及他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3. 艺术特色:朱昆田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诗句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4. 文化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同时,陶渊明的作品也启示人们要珍惜生活中的点滴幸福,并勇于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
  5. 社会评价:在古代,这首诗因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艺术形式而被广泛传颂。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在当代,这首诗仍然被学者和文艺爱好者所研究和欣赏,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之一。

朱昆田的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技巧以及对生活细节的真实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生活、理想和现实的重要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