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暮春山居

返景照疏雨,层阁有馀清。
浮云卷霭,独树花发自分明。
池北池南草录,共握手而相顾,远近听泉声。
野果新成子,山鸟自呼名。
人寂寞,山坱圠,水澄泓。
有竿斯竹,无数春笋满林生。
酌酒会临泉水,求寿藤与蟠木,扶汝醉初醒。
宛是野人也,无事亦无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暮春山居》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清初浙西词派创始人,论词推崇姜夔、张炎。

  2. 诗词原文
    返景照疏雨,层阁有馀清。浮云卷霭,独树花发自分明。
    池北池南草录,共握手而相顾,远近听泉声。野果新成子,山鸟自呼名,人寂寞,山坱圠,水澄泓。
    有竿斯竹,无数春笋满林生。酌酒会临泉水,求寿藤与蟠木,扶汝醉初醒。宛是野人也,无事亦无营。

  3. 诗词赏析

  • 情景交融: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既有远山的宁静淡雅,也有近水的生机勃勃。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整首词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生活气息。
  • 意象丰富:在这首词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如“返景”、“疏雨”和“独树花发”等,这些意象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更使得整首词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水调歌头·暮春山居》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充满艺术美感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词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