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 别泪

问银海水,有多少层波,敛愁飘怨。
含辛欲堕,转自把人凝眄。
沾向长亭早晚。
定减了、轻尘一半。
安排玉著离筵,伴我樽前肠断。
偷看。
夜来枕畔。
傍镜影初干,袖痕重按。
心心心上,总是别情难惯。
纵遣丝垂缕绾。
穿不起、南珠盈串。
裁得几幅榴裙,点点行行都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双燕·别泪》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嘉兴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科,授检讨。他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开创者之一,与王士祯齐名,合称“南朱北王”。他的诗作和词作在清代均有重要影响,被后人广泛传诵和研究。
  1. 诗词原文
    问银海水,有多少层波,敛愁飘怨。含辛欲堕,转自把人凝眄。沾向长亭早晚。定减了、轻尘一半。安排玉著离筵,伴我樽前肠断。偷看。夜来枕畔。傍镜影初干,袖痕重按。心心心上,总是别情难惯。纵遣丝垂缕绾。穿不起、南珠盈串。裁得几幅榴裙,点点行行都满。

  2. 词意解析

  • 问银海水,有多少层波,敛愁飘怨:通过描绘海浪的层层波涛,表达了内心的愁苦与哀怨。”敛愁飘怨”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悲伤情绪。
  • 含辛欲堕,转自把人凝眄:形容自己忍受着离别的痛苦,无法释怀。”含辛欲堕”形容心中的痛苦难以承受;”转自把人凝眄”则表明这种痛苦转化为对亲人或爱人的凝视和思念。
  • 沾向长亭早晚:指离别的场景发生在长亭附近,暗示了离别的地点和时间。”定减了、轻尘一半”则表达了离别带来的伤感和不舍。
  • 安排玉著离筵,伴我樽前肠断:用玉器来比喻离别时的宴席,意味着宴会中的每一物都充满了离别的意味,让人感到痛苦不堪。”伴我樽前肠断”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
  • 偷看,夜来枕畔。傍镜影初干,袖痕重按:描述了离别后的情景,夜晚枕边的影子、早晨起床时衣袖的痕迹都让人感到悲伤和思念。
  • 心心心上,总是别情难惯:表达了内心深处对于离别的深深依恋和痛苦。”总是别情难惯”则强调了离别的频繁和痛苦的情感。
  • 纵遣丝垂缕绾。穿不起、南珠盈串:虽然尝试用丝线系住自己的情感,但无法承受这种情感的重量,象征性地比喻情感的深重和无法解脱。
  • 裁得几幅榴裙,点点行行都满:通过裁剪衣物的方式,象征性地表达了内心情感的丰富和无法割舍。”点滴行行都满”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空虚和无尽的相思。

朱彝尊的《双双燕·别泪》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词作,更是一幅生动的情感画卷。通过对词中的每一句进行深入解析,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情感和无奈的心境。这首词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也是现代人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