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遍黄花,年年九日他乡度。
阑风长雨,那有登高处。
西北南东,祇送归人去。
呼儿语。
暂同绿醑,颂我悲秋句。
点绛唇 济南九日,儿子南还赋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济南九日》是一首清代诗作,由朱彝尊所作。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济南重阳节期间,与儿子南归的情景,以及他内心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文学成就非常突出,被王士祯誉为“南朱北王”,表明他在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朱彝尊不仅在诗歌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理论也颇具影响力,主张词应追求自然、真挚的情感表达。
词中描述了作者每年九月九日都会离开家乡,前往他乡度过重阳节。这里的“黄花”指的是重阳菊花,象征着节日的热闹和欢乐。然而,随着风雨阑珊,作者不禁感叹自己无法登高远望,只能在异乡感受秋意。这种对比反映了作者身处异地、心系故土的复杂情感。
词中通过对秋风、细雨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西北、南东的送别情景,以及呼儿语中的简短对话,都展现了作者对儿子的不舍和对其回家的殷切期待。最后,通过颂我悲秋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间的感慨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点绛唇·济南九日》不仅是一首描绘节日氛围和亲情思念的词,也是朱彝尊在清初浙西词派中展现其艺术特色和创作理念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情感细腻的捕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