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 其四

从来名父子,强半成碌碌。
汝父负虚声,抚躬惭凉薄。
干蛊在儿郎,类我则已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 其四》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望家族中一些成员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反而成为碌碌无为之人的感叹。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全祖望,字绍之,号谢山,浙江绍兴人,清朝学者、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歌创作以清新脱俗著称,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
  1. 诗歌原文
    从来名父子,强半成碌碌。汝父负虚声,抚躬惭凉薄。干蛊在儿郎,类我则已辱。

  2. 诗歌赏析

  • 名父与庸子:诗中通过“名父子,强半成碌碌”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名望家族中成员未能发挥其潜力,反而平庸无为的失望和哀叹。
  • 父亲的影响:“汝父负虚声,抚躬惭凉薄”揭示了诗人对于父亲名声不佳的无奈和自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庭责任的认识和担当。
  • 自我反思:“干蛊在儿郎,类我则已辱”体现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够超越父辈,成就一番事业,避免被世人视为庸碌之辈。

《家讯至知昭儿已就塾 其四》不仅是一篇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个人思考的作品。全祖望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名利场中的虚伪和平庸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价值的坚守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