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灵山房

吾怀九灵翁,大节如孤鸾。
浮海未得遂,辗转九洞天。
如何变姓名,尚为弋者弹。
高皇不能屈,馀生终自残。
未闻翘车士,乃以牢狱填。
诸公不强谏,史册足长叹。
黄竹夜泪落,白龙亦神寒。
至今永乐寺,悽怅云林烟。
嵯峨君臣义,不以夷夏迁。
高皇提日月,赤手洗幽燕。
九灵所遭遇,尚与余蔡悬。
疑或可无死,巽辞得生还。
不见东维子,平定巾栾栾。
暂下读书台,卒返三泖间。
重渊见李黼,完节要无愆。
而士各有志,不忘丧其元。
高皇亦色动,晨星黯长干。
㴞㴞江河下,大节良所难。
为我寓公重,山房永勿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灵山房集》是明朝元戴良所撰写的一本诗集。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作者在两湖为官从政的经历和感受,也体现了作者对时事政治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戴良,字叔能,出生于浦江,曾学文于柳贯、黄溍、吴莱,学诗于余阙。这些经历为其后来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基础。

戴良的诗歌创作深受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九灵山房集》收录了大量戴良的诗作,其中不乏对其生活和工作经历的描述与感慨。例如,他在诗作中提到自己在两湖为官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他个人的思想观念。同时,戴良的诗作也体现了他的个人风格和审美取向。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戴良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的背景,揭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碰撞。元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使得不少知识分子感到迷茫和困惑。《九灵山房集》中,戴良通过自己的诗句表达了对这些变化的关注和思考。他的作品中不仅有对故土的眷恋,也有对时代洪流中的坚守和反思,这种矛盾而复杂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

从文学角度看,《九灵山房集》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是研究元代文学不可或缺的资料,也是了解当时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通过对戴良及其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进而把握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九灵山房集》不仅仅是一部诗集,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它通过戴良的诗作展现了元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对于研究者来说,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思想资源。而对于普通读者而言,通过阅读《九灵山房集》,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