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临川先生于扬关神气困悴益甚然临别犹推蓬窗呼予者三良可伥也

天气是为魂,地气是为魄。
斯人所濩持,仗此双丸力。
石亦有时剥,金亦有时消。
何况七尺身,百忧所感挠。
所贵学道人,神明长舂融。
诸艰不能折,垂老或愈充。
堂堂人中虎,梦周志未衰。
颠毛虽种种,犹思奋惊雷。
谁知骥且老,渐看鱼已赪。
乃缘小违沴,遂致大摧零。
北阙何迢迢,西风正发发。
登车三回首,屏营不可别。
永怀姑射神,尸居养天和。
尊生良有术,身孰与世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送临川先生序》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初冬,当时苏东坡与弟弟子由同游于扬州刺史欧阳修门下。欧阳修在扬州任太守,他为官清廉,生活俭朴。苏东坡曾写诗称赞他的政绩说:“扬雄有奇才,早见汉文帝。布衣入朝去,遂不返旧山。”(《次韵子瞻除太仆少卿制》)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记述了与欧阳修的友情和对临川先生的思念之情。文章开篇就提到“再送临川先生”这个主题,随后详细描述了欧阳修在扬州的日常生活和他的处境。文章中还提到了苏轼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