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曲蹬绕修廊,三十年前陟此冈。
名独羡公留岳岳,岁徒背我去堂堂。
何劳入座笙歌满,且喜巡檐桂柏长。
明日江干试回首,又嗟鸿爪落苍茫。
游平山堂三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平山堂三首·其三》是清朝诗人王士禛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初夏时节游览平山堂的情景及其内心所感。
王士禛作为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学者,以其深厚的文史素养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气息与个人的思想情感。诗中“金科豫《初夏游平山堂 其三》画楼流影焕天街,檀板笙簧处处皆”描述了一幅夏日里平山堂的热闹景象,画楼的影子映照在街道上,檀香木制的乐器随处可见。通过这样的描写,王士禛不仅展示了平山堂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对生活繁华场景的喜爱之情。
诗中提到的“一曲铜鞮歌旧事,游人争说小秦淮”则揭示了平山堂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之地。这里的音乐和故事吸引了无数游客,成为了谈论的话题。王士禛在这里不仅享受着自然美景,同时也沉浸在过往的历史和文化之中。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的深厚修养和情怀。
诗的最后两句“早知破敌推儿辈,山墅何来敌手棋”则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去的回忆。这里可能隐含了一种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通过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人们可以感受到王士禛对于和平时代的珍视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王士禛的《游平山堂三首·其三》,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展现和历史的回顾。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王士禛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