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照镜

双鸾自照,叹近日、蓬心竟如秋草。
敢是青牛去远,碧鸿飞杳。
平生浩气今安在?
瘦棱棱、影形相吊。
沈公腰减,潘郎发薄,又伤怀抱。
懒登那、松舟桂棹。
抚琴横剑,海天孤啸。
箕踞科头,细读酒经花诰。
支机石畔星河杳。
便乘槎、何事来到。
问他窗下,微风淡月,破愁多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桂枝香·照镜》是一首由清代诗人石洢所创作的古诗,全文如下:双鸾自照,叹近日、蓬心竟如秋草。敢是青牛去远,碧鸿飞杳。平生浩气今安在?瘦棱棱、影形相吊。沈公腰减,潘郎发薄,又伤怀抱。懒登那、松舟桂棹。抚琴横剑,海天孤啸。箕踞科头,细读酒经花诰。支机石畔星河杳

《桂枝香·照镜》的作者石洢,是清朝时期的一位知名诗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主题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诗中的“双鸾自照”,象征着诗人自己与世无争、清高脱俗的品质。而“叹近日、蓬心竟如秋草”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桂枝香·照镜》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责任感上。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这种手法被称为寓情于景,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评,这种批判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桂枝香·照镜》还体现了清代诗歌的审美风格,即追求简洁明快、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中的意象选择和语言运用都非常讲究,既符合古代诗歌的传统美学标准,又能体现出诗人个人的独到见解。

《桂枝香·照镜》作为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诗词歌赋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