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飒可怜,塞水寒未冻。
岩斋一再登,俯畅诚堪弄。
心掬不以手,镜光翻在栋。
冰鱼潜罢跃,谷鸟啽犹哢。
圣教标清华,因之缅鸾凤。
水月精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月精舍》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由弘历创作,体现了清代诗人的文风和审美取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
- 弘历(爱新觉罗·弘历),清朝乾隆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 作为一位皇帝,弘历的统治时期涉及了清朝的多个重要历史阶段,包括平定准噶尔部、消灭大小和卓木势力等重大军事行动,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如开博学鸿词科、修书《四库全书》等。
- 诗歌原文:
- 精舍花宫侧,襟崖复带溪。松风亦常听,水月乃全提。千一何分合,亏盈总筦倪。凭观才拟议,魄影倏横西。
- 诗歌赏析:
-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宁静的自然景象。首两句“精舍花宫侧,襟崖复带溪”描绘了一座精舍傍山临水的情景,既展示了建筑的位置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优美。
- “松风亦常听”,“水月乃全提”,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音与月光的结合,营造出一个静谧和谐的氛围。
- “千一何分合,亏盈总筦倪”,表达了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循环往复的道理。
- 最后两句“凭观才拟议,魄影倏横西”则通过对“魄影”即月亮影子的描述,增添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 写作背景:
- 虽然《水月精舍》的具体写作背景未有详细记载,但结合其内容和表达手法,可以推断此诗可能为弘历在游览或欣赏某处风景时所感而作,反映了他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水月精舍》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展示自然美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画面。它不仅展现了弘历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清王朝的文化氛围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