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介绍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出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老子。此章主要讨论了一种关于平衡宇宙、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理念——“无为”与“有为”。
在这段中,“无为”的意思是指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不加干预;而“有为”,则是要按照预定的理想去努力改变现状,即对世道的治理。“无事取终日,有所作无穷。”
此章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平衡的关键。老子试图通过这些概念来阐明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强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应该持有一种和谐包容的态度。
《道德经》不仅仅是一本哲学或宗教书籍,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部阐述“道”的实践应用作品。它被公认为一个非常深刻的教示《周易》之后的中国最早的传世著作之一。
如果您对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感兴趣,我将乐于为您提供更多细节。
注解
为奇:奇,奇诡、诡异。为奇指为邪作恶的人。
执:拘押。
司杀者:指专管杀人的人。
代司杀者:代替专管杀人的人。
斫:砍、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