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辅绯朱,纤腰束柳,姗姗步到琼台。
羌笛促,玉笙哀。
着意替人蕉萃,绿逗红留十六回。
台下骚魂,去时同去,来又同来。
群芳一例尘埃。
把白苎、红芽新煎裁。
双碑血泪,英雄儿女,绝调玫瑰。
潦倒周郎,凄凉子野,妆点歌场贺铸才。
翠幕沈沈,不应肠断,未使心灰。
云仙引 赠春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云仙引·赠春航》是清朝叶楚伧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包括原文、译文和注释:
作者介绍:叶楚伧(1845年—1921年),字剑人,号秋农,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叶楚伧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词、散文等多个方面,其作品多反映了晚清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情感世界。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文人,叶楚伧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品原文:《云仙引·赠春航》是叶楚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香辅绯朱,纤腰束柳,姗姗步到琼台。
羌笛促,玉笙哀。着意替人蕉萃,绿逗红留十六回。
台下骚魂,去时同去,来又同来。群芳一例尘埃。
把白苎、红芽新煎裁。双碑血泪,英雄儿女,绝调玫瑰。
作品赏析:《云仙引·赠春航》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一个既浪漫又现实的爱情故事。诗中“香辅绯朱”,形容女子穿着华美,美丽动人;“纤腰束柳”,则形容女子身姿轻盈,如柳条般柔美。这些描写不仅生动形象,也透露出诗人对女性的赞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清代末年的社会变迁和政治动乱。在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寻找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渠道。叶楚伧通过这首《云仙引·赠春航》,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表达了对于爱情、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云仙引·赠春航》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