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晚浴 三十三叠前韵

竹醉篱头酒。
乍炎风、送来婪暑,日西斜否。
湿遍轻容芳汗透,指印欲黏圆斗。
怯热信、伏催三九。
满注兰汤看沃雪,掩明窗、分付银钩守。
钗才卸、螺鬟首。
香泉一掬明珠走。
知灵液、深深几许,试探纤手。
肌滑凝脂巾易拭,疏雨梨花娇受。
教小玉、且牢缄口。
未许窥帘移烛影,赚饼金、憎煞昭阳丑。
妆重整、回廊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晚浴·三十三叠前韵》是清代诗人叶绍本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该诗作进行简单的介绍:

  1. 作者背景
  • 叶绍本,字介生,号梅溪,是清中期的诗人、文学家。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曾在多处担任要职,并有诗文传世。他的作品以抒情写景见长,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1. 作品原文:竹醉篱头酒,乍炎风、送来婪暑,日西斜否。湿遍轻容芳汗透,指印欲黏圆斗。怯热信、伏催三九。满注兰汤看沃雪,掩明窗、分付银钩守。钗。
  •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夏日里洗浴完毕的文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对炎热天气的无奈与对凉爽环境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内心的平和。
  1. 艺术特点
  • 情景交融:诗中将自然环境与人物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对“篱头酒”、“竹醉”,以及“伏催三九”等意象的使用,营造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夏日场景。
  • 细腻描绘:诗人对人物的细节进行了精准的描绘,如“芳汗透”、“指印欲黏圆斗”,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文本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含蓄表达:诗中的许多意象和用词都充满了象征意味,比如“满注兰汤”、“掩明窗”,不仅表现了人物的行为和状态,也暗含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金缕曲·晚浴·三十三叠前韵》不仅是一首描写夏日洗浴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深意的文化艺术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篇章。在欣赏这部作品时,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趣味,还能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