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四首 其二

槐花忽送潇潇雨,轻装又来长道。
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国最伤怀抱。
登临倦了。
只一点愁心,尚留芳草。
斗酒新丰,而今惭愧说年少。
何应重过小驻,看红阑碧浪,眉影如扫。
潘鬓经秋,沈腰非故,应笑吟情渐杳。
柔丝细袅。
是几度西风,几番残照。
司马金城,剧怜憔悴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城路四首·其二》是清代诗人史承谦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作品:

  1. 作者介绍
  • 史承谦,字位存,为江苏宜兴人,是清朝的诸生。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善于采集众家之长,并自出新意。
  1. 诗词原文
    槐花忽送潇潇雨,轻装又来长道。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国最伤怀抱。登临倦了。只一点愁心,尚留芳草。斗酒新丰,而今惭愧说年少。何应重过小驻,看红阑碧浪,眉影如扫。潘鬓经秋,沈腰非故,应笑吟情渐杳。柔丝细袅。是几度西风,几番残照。

  2. 诗词解析

  • 背景与创作动机:此诗作于诗人游历台城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意象与情感表达:诗句“槐花忽送潇潇雨”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无情,而“轻装又来长道”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体而言,诗歌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台城路四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它更像是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往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理解,可以进一步探索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