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四首 其四

燮燮飘凉叶。
正窗前、月影凄清,蛩声呜咽。
不作上林花鸟梦,琢肾雕肝何益?
又底事、搜诗狐穴。
谁把宫声传数引,为吾心、解却幽忧疾。
且投却,班生笔。
平生意气都消歇。
笑从来、世事茫茫,动成愁劫。
罨画溪山无恙在,好便急呼双屐。
更还向、五湖游历。
踏雪玉真峰顶去,问梅花、探取真消息。
长啸罢,吹羌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四首》是一首词,其第四首名为《其四》。下面将对该词进行具体介绍:

  1. 诗词原文
    燮燮飘凉叶。正窗前、月影凄清,蛩声呜咽。不作上林花鸟梦,琢肾雕肝何益?又底事、搜诗狐穴。谁把宫声传数引,为吾心、解却幽忧疾。且投却,班生笔。平生意气都消歇。笑从来、世事茫茫,动成愁劫。罨画溪山无恙在,…

  2. 诗词赏析

  • 艺术手法和风格:此词通过描写深秋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感慨。全词以“月影”和“蛩声”作为主要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同时,词中穿插着对名利的不屑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作者超脱俗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情感。
  • 情感表达:词人在面对世间的纷扰时,选择了一种淡泊的态度来应对。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以及对往昔荣华的回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这种情感表达使得作品具有了很高的哲理性和艺术价值。
  1. 创作背景:这首《贺新郎》的创作背景是在晚清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处于政治风波之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者蒋敦复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贺新郎·四首》及其第四篇的具体介绍,可以发现这首词不仅在文学技巧上有着独特的表现,更在思想情感深处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